2010/5/28 From: 钟波
4月2日晚上,我们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好后,石经理让我们拆开一件被厚厚的包装纸裹着的物品。一打开看,啊,这不是唱片托盘还有唱针吗?我再看看机器背面,发现有一个乒乓球口径大的孔,这台东西到底是什么呢?疑惑之时,当我侧头一望那台子上的大喇叭,马上就联想到——是留声机。
没错,她就是留声机,一台古董,胜利牌留声机!她的年龄实在是太老,她是上个世纪三、四十年代的产物,我都不知到怎么来称呼她了。
我仔细地打量打量了她——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她那醒目的标志,那个“Victor”单词灵动地飘浮在标志的上方。标志的材质应是用铜片制成,上面只有单纯的黑色印刷颜色,制作工艺应是采用丝印技术,油漆质量很好,都过了差不多一个世纪仍然轮廓清晰,稍有些斑驳,这更加证明了她历经岁月的痕迹。她的出生地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。
我把目光转移到她的顶部。她上部是个巨型喇叭,整体为古铜色,颜色一处深一处浅,记载着世纪的沧桑。喇叭之上,压刻有精美的花纹,简单而又显得浪漫,似个英式长毛绂帽,充满19世纪初的皇族贵妇的气质。我由上往下观之,观察到她的底座,是呈一个正方体,各条边为波浪线条。然而,底座的每一条边的波纹衔接都非常圆润、完整,都是做圆弧状处理,没有半点尖锐的轮廓。她的侧面有一个动能小把手,这个把手是留声机的动力来源。这小把手让我不禁联想起早前在媒体上出现个的手摇式电脑。但是,这个留声机的把手摇出来的动力不是电能,而是完完全全的机械能,非常绿色环保。 不用电?是的,她的发声原理也仅仅是通过唱片的“坑槽”小道引导唱针的振动而发出声音,完完全全的机械运动而已。我想当时爱迪生发现“振动声音”这个原理也是绞尽脑汁呐!
她的上面的正中是唱片托盘,托盘上面有绿色的纤维棉,应是起防滑作用,托盘的侧边也做了圆弧状处理。还有,底座上面的中央是唱片托盘,而四周的空隙也没有“闲”着,是粘上了剪纸式花纹的金属片,真是简而不单啊!如此工艺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,真不愧是出自大家之手的作品!
观察过后,我把她那张商家附赠的唱片放到托盘上,握住把手均匀的摇动了二十多次,唱片旋转起来,把那支钢钉式的唱针挪下来,跳动的音符便从喇叭里钻了出来。响起的音乐是五六十年代的革命主旋律,是歌颂毛泽东的。留声机是老古董,音乐也是老古董,搭配起来真是古色古香。虽然声音平实,动态单一,但她是那个遥远时代的产物,是那个遥远时代人们的奢侈品!我们不能用现代的Hi-Fi标准来衡量她的美丽!
她就是她,胜利牌手摇式留声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