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/10/21 8:33:33 From: 李积回谈音乐
9月12 日是张国荣的生日,我疯狂地听他的唱片,从《似水流年》、《风再起时》到《侬本多情》、《为你钟情》。就这样,恍恍惚惚两日,感觉自己需要提一下精神。
听什么呢?恢弘大气莫属交响乐,它有着史诗般的壮丽,催人奋发,我将其视为共抗风雨、并肩偕行的“恋人”。
欧洲交响乐是历经了数百年岁月积淀而成的精华,集工整的曲式结构、庞大的乐队、震撼的音响力量和丰富的音色于一身,能把蕴含于乐章中的感情,细腻地传递给每一位听众。
对于聆听交响乐,我向来心存恭敬。家中有7 间视听室,大洋路Ocean Way、卡玛Kharma、ATC、PMC 和卓力Academy 等各具风情。比较之后,仍是觉得PMC 在表现大动态、塑造音场和临场感方面更具优势。
由PMC BB5 音箱、飞利浦 dvdr336 碟机、CDT-TWO 解码等组成的PMC 视听室,外观十分霸气,因为它的左右声道分别用了两台BB5,不是并肩而立,而是一台立于另一台之上,我称之为“叠罗汉”。
我找出海顿的CD,毫不犹豫地选了G 大调第九十四号《惊愕交响曲》。这部乐曲的第一乐章速度很快,感觉轻巧流畅。第二乐章速度变慢,开始部分是弱起,非常轻,没有什么变化,可刹那间乐队用最大的音量演奏,定音鼓猛烈地敲击,模仿惊雷的声音。
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,轻快活泼、活力诙谐。第四乐章速度变得更快,好像是人们在欢快地舞蹈。我喜欢这首乐曲热闹活泼的田园风格,让我放松,又给我些许激情。
听着乐曲,想起这部乐曲的传说,我觉得身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,海顿其实是个可爱的家伙(该曲作于1791 年,海顿49 岁时)。当时伦敦的贵族是音乐会的常客,但是他们经常听不懂海顿的音乐,只是在那里附庸风雅,每每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。
海顿知道后非常生气,于是写了这部交响曲。演奏过程中,贵族们被惊雷般的乐声惊醒,出了丑。海顿很快活,贵族们也哈哈大笑以掩饰尴尬。
回味一番后,我又听了莫扎特的《命运交响曲》、《田园交响曲》、《诚然交响曲》和《朱庇特交响曲》,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和柏辽兹《幻想交响曲》,一个下午就这样度过了。兴许是因为此时心境不若以前,我对《诚然交响曲》竟然有了新的感悟。
莫扎特的G 小调第四十号《诚然交响曲》在旋律与和声方面,达到了最高水平。在妻子患病,孩子饿得没饭吃,朋友也对他置之不理的窘迫状况下,莫扎特创作了这首交响曲,用象征悲伤和痛苦的G 小调来表现源源不断的愁苦压抑。
但是,莫扎特毕竟是开朗的,乐曲中处处能感受到一抹光亮,整部乐曲已有浪漫主义的倾向,丝毫不使人感到沮丧,反而使人心生美好幻想。眼中噙着泪水,始终微笑面对一切,我喜欢这样的莫扎特。